| 陈志龙,李坤,王晶,等.短节段钉棒固定结合伤椎骨水泥强化治疗Kümmell病伴后凸畸形.骨科,2020,11(6): 562-564. | 
			
				| 短节段钉棒固定结合伤椎骨水泥强化治疗Kümmell病伴后凸畸形 | 
	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 | 
	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投稿时间:2020-07-07 | 
	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DOI:10.3969/j.issn.1674-8573.2020.06.019 | 
	       
				| 中文关键词: Kümmell病  短节段钉棒固定  骨水泥强化治疗  后凸 | 
	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英文关键词: | 
	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基金项目: | 
		   
	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 | 
		   
		   
                | 摘要点击次数: 5423 | 
		   
                | 全文下载次数: 4952 | 
	       
		| 中文摘要: | 
	      
		| 目的 探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结合伤椎椎体骨水泥强化治疗Kümmell病伴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。方法 我科于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收治16例Kümmell病伴较严重后凸畸形病人,其中男10例,女6例。年龄为59~78岁,平均67.75岁。腰椎骨密度T值为(-3.48±2.65) SD。胸腰段12例,L3 3例,T8 1例;后凸角度为23.940°±0.803°。在邻近伤椎上下椎两侧置入椎弓根螺钉,通过钉棒作用进行伤椎撑开复位,再在伤椎两侧注入骨水泥强化治疗。比较病人术前、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(VAS)评分、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(ODI)、伤椎前缘高度及后凸角。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(12.1±2.3)个月,未出现神经损伤等并发症。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病人的VAS评分、ODI、伤椎前缘高度、后凸角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均<0.05);但末次随访与术后3 d的数值比较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均>0.05)。结论 短节段钉棒固定结合伤椎强化治疗Kümmell病伴后凸畸形疗效满意,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。 | 
	     
                | 英文摘要: | 
	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 | 
		    
                | 查看全文
				
				
				  下载PDF阅读器 | 
	         
	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关闭 |